廈門舞獅舞龍
產地: 福建省 廈門市
聯系信息
廈門沐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網絡工商
聯系人:
先生
電話:
0592-5605796
手機:
18950034000
點擊這裏給我發消息
  1 ...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... 349  
  • 詳細描述
  • 評論
廈門舞獅舞龍獅子外形威武,動作剛勁,神態多變,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傳說,一時變作神話,一時拉上歷史,為舞獅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,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。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,舞獅能夠帶來好運,所以每逢春節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,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,舞獅助慶祈求吉利。一件花團錦舞獅子,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,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,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。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,南北朝時開始流行,*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。據傳說,它*早是從西域傳入的,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,隨著佛教傳入中國,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。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骞出使西域後,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。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"假面戲",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,後來傳人民間的。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,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。   不過,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、軍旅、民間的一項活動。唐段安節《樂府雜尋》中說:"戲有五方獅子,高丈余,各衣五色,每一獅子,有十二人,戴紅抹額,衣畫衣,執紅拂子,謂之獅子郎,舞太平樂曲。"詩人白居易《西涼伎》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:"西涼伎,西涼伎,假面胡人假獅子。刻木為頭絲作尾,金鍍眼睛銀帖齒。奮迅毛衣擺雙耳,如從流沙來萬裏。"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。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,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。
廈門沐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
照片
先生
電話: 0592-5605796
手機: 18950034000
地址: 福建省廈門市湖裏區殿前工業園區
點擊這裏給我發消息

發送郵件給他/她
[長度請控制在20-3000個字符之間]
找不到您需要的供應/求購信息,免費發布求購信息讓機會主動找上門!  

您在搜索賣家/買家信息過程中,有任何問題和建議?點此反饋
打印此頁
收藏此頁

x

立即登陸,贊它一下
暫不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