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征特性:串葉松香草播種當年不開化結籽,呈叢葉蓮座狀,冬季地面以上枯死,以宿根越冬,以後每年3月底開始萌發,4月中旬起苔,7月以後開花結籽。莖四棱形,約大姆指粗細。葉對生,比桑葉大,比南瓜葉略小,葉柄寬而短,葉面遍生短剛毛、葉肉厚、株高1.8—3米,無明顯松香氣味,花黃色。從葉,花的形態看,極像農村栽種的金香芋(學名菊芋),但無地下塊莖,種籽扁平,灰黑色,千粒重15—30克。
串葉松香草的優點是:1、適應性特別強。該草喜溫暖濕潤氣候,喜水喜肥,又耐瘠耐旱,既喜陽光,又耐蔭耐漬,不怕熱,不怕凍,不擇土壤,並且種一次,可利用6—15年。2、產量高:營養豐富,在中等地塊種植,當年鮮草產量1000—2000公斤,第二年4000—6000公斤,第三年6000—15000公斤,第四年以後,產量緩慢下降,管理得法,可利用10多年。草中營養非常豐富,鮮草中含粗蛋白質3.3%(是白菜的3倍多),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。3、種植容易,即可成片種植,又可在五邊地、庫區邊種植。4、適口性較好。
收獲利用:春播當年可收割1—2次,次年草高30厘米以上即可收割,每隔20—30天割一次,年割6—10次,留茬1—2寸(5厘米)青飼、青貯、曬幹草均可,*宜餵豬和魚,也可餵牛羊。
采種:串葉松香草種子成熟期不一致,要隨熟隨收。
註意事項:1、串葉松香草有小毒,不可長期(7天以上)大量單獨飼餵,經青貯發酵或曬幹後,毒性減低,飼餵不受限制。2、該草初餵適口性差,餵量應由少到多,習慣後畜禽喜食,餵牛羊*好利用其青幹草。3、有關串葉松香草廣告較多,但多數誇大其詞,不可輕信。